綿陽觀察 付江
7月9日,在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禹王廣場上,一場獨特的羌族元素時尚創意服飾秀引得群眾注目,在每一名模特身上,都能找到非常漂亮的羌族刺繡羌繡。
這是四川民族地區千人羌繡技能傳習活動開幕式現場,臺下坐著的正是來自北川從事羌繡技藝和熱愛羌繡的1000名學員。“哇,好美!沒想到傳統技藝可以與現代時尚生活結合得這么完美。”學員曾定蘭感慨道。
這場時尚秀只是羌繡技能傳習活動的其中一個環節,千名學員將在北川羌繡省級傳承人陳云珍和民族高定服飾設計師李梓潼的帶領下,通過講授羌繡針法技巧、上手羌繡實操、高定服飾講解等課程,不斷學習如何將傳統技藝與現代時尚生活相結合,讓羌繡可以與時尚接軌,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羌繡,是一種傳統刺繡藝術,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內涵,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今,在北川有30%的羌族婦女掌握了基本羌繡技藝,從事羌繡生產加工的企業超過20家,利用農閑靈活就業的繡娘超過1萬人,人均年穩定增收6000元左右。
在大力度的傳承保護下,北川目前已經初步形成了研發、生產、營銷為一體的羌繡產業鏈。并且通過將羌繡元素融入耳環、項鏈、手鐲、箱包等飾品和旅游產品當中,創新研發了300余種“羌繡+”文創產品。
不僅是羌繡,目前,北川擁有108項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244名各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做好非遺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大力推動非遺資源合理利用,推動了羌繡、草編、北川老臘肉、北川苔子茶等非遺工坊建設,連續舉辦了“大禹杯”文創設計大賽、“云裳北川”中國羌族文化服飾設計大賽等活動,讓非遺在保護傳承中綻放時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