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舒琪 綿陽觀察 付江
10月15日,雖是工作日,但綿陽北川大禹文化陳列館內仍有不少游客前來游覽打卡。全息投影、AR交互等前沿科技手段,為游客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期間,北川通過“旅游+AI”“旅游+低空”等多種新業態,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七天時間里,北川共接待游客64.153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9.02%,旅游收入25058.1418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7.34%。
禹王廣場活動紛呈。
厚植文化底蘊
大力弘揚禹羌文化
北川大禹文化陳列館在今年國慶期間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展廳借助豐富的實物、珍貴的圖片、精美的模型,加之令人震撼的全息投影技術,生動展現了大禹的生平事跡與治水精神。
其中,AR交互等前沿科技手段,為游客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AR交互技術讓我們能夠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與展示內容互動,領略大禹治水的艱難與智慧,體悟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治水精神。”游客羅玉說,這種沉浸式體驗,極大地提升了展覽的參與感,使大禹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北川大禹文化陳列館坐落于永昌大道與開茂村路口交會處,總占地面積約37230平方米,包含序廳、禹生石紐、治水偉業、九州攸同、禹傳千秋、互動體驗、禹訓家風七個展廳,同時還設有大禹文化講壇和文創展示區。“希望通過先進的科技手段和豐富的文化活動,吸引更多游客來北川,感受大禹文化和羌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北川大禹文化陳列館負責人吳捷介紹道。
此外,陳列館外還推出了多姿多彩的禹羌文化民俗展演,切實提升游客文化感受,獨特的羌族歌舞韻律以及熱情洋溢的表演風格,展示了北川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豐富旅游業態
加快文旅融合發展
“選擇來北川,真是太對了!特別是和大家手牽手跳起歡樂的薩朗時,那種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感覺油然而生。”國慶期間,成都游客劉強來北川開啟了一場北川羌民俗文化之旅,不僅欣賞了北川的秀麗風景、品味了地道美食,還親身體驗了羌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被精心裝扮的北川巴拿恰商業街區,宛如一幅流動的畫卷。每天古老而神秘的開街儀式讓游客沉浸于濃厚的羌文化氛圍之中,流連忘返。非遺展演更是亮點頻現,精湛的技藝、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讓游客仿佛穿越時空,沉浸式體驗了古老的羌族文化。
另一邊,住精品民宿、探低空旅游,成為眾多游客選擇來北川旅游的重要原因。
“哇,好漂亮!”正在體驗低空通航飛行的張又心,眼中充滿驚嘆與激動。
國慶期間,北川永昌機場推出的獨特低空通航旅行航線以及航空模擬體驗,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飛的”,從空中俯瞰羌城美景,開啟了別具一格的假日之旅,北川旅游市場呈現出一片火熱景象。全縣共接待游客64.153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9.02%,旅游收入25058.1418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7.34%。
如今,北川正積極探索“旅游+”新業態融合發展,秉持差異化發展理念,將禹羌文化元素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開發更多具有獨特民族元素的旅游產品,強化品牌內涵與價值,切實打響北川旅游品牌,推動文旅市場持續升溫,全力做好天府旅游名縣提升建設工作。
(圖片由北川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