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陽薇 本報記者 白 驊
“讓枕頭記住每個耳邊的弧度,讓電梯學會問候的節奏,當霓虹在窗外交織成瀑布,我們彎腰將星星別上袖口……”當這部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策劃的致敬四川旅游飯店人的公益音樂宣傳片——《將星星別上袖口》在2025四川省文化主題旅游飯店暨特色旅游住宿產品發展推進活動的會場上首次播出時,現場很多旅游飯店人被戳中了淚點。在行云流水的鏡頭語言中,服務人員熨燙床單的指尖、前臺接待員的微笑、廚師在灶臺前的專注,共同勾勒出巴蜀大地旅游飯店從業者的生動群像。
近年來,四川省旅游住宿行業加快品質提升、業態創新、文化融入,努力提升服務質量,推動旅游住宿從功能滿足的“驛站”向文旅融合“關鍵載體”轉變,其中文化引客成為主導。
主題賦能
多元場景引領消費升級
旅游住宿作為地區文旅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既是游客體驗四川風情的“第一站”,也是展現巴蜀文化的“活名片”。四川酒店、民宿百花競放的發展態勢,成為拉動住宿產品消費的關鍵。
尚錦品酒店、世外桃源酒店、笨酒店等8家“有滋有味”的成都酒店和民宿,就在探索“酒店+”發展模式的過程中,深度挖掘成都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將城市特色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旅游住宿產品服務中,形成了“一店一格,百店百味,時尚風范,成都味道”的核心品牌競爭力。
四川安逸酒店集團副總經理楊波介紹,他們以“安逸”為品牌核心,創新特色服務產品。其中,錦江賓館以“濯錦之江”為載體,推出親子剪紙、漆扇等非遺互動體驗活動;總府皇冠假日酒店推出“川菜+名酒+名畫”品鑒活動,很受客人喜愛。
西藏飯店則將藝術館、美食街、手作工坊、社群基地等集于一身,成為展示西藏文化的平臺,讓客人深度參與、樂在其中。西藏飯店總經理陳蓉介紹,通過整合資源、升級體驗玩法等舉措,今年上半年飯店營業收入持續穩步增長,其中6月營收同比增長358.9%。
坐落于成都市中心歷史文化保護片區“文殊坊”內的成都院子酒店,以蜀錦、蜀繡、銀花絲、竹編、漆藝等非遺“五朵金花”為特色,設計了風格各異的客房院落。從2023年開始,該酒店陸續上新非遺文創集合店、成都小吃鋪、聚珍園小碗菜等,同時推出演藝劇場項目,為客人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文旅體驗。到現在,慕名前來看劇、參觀、用餐、住宿、購物的游客絡繹不絕,旺季日客流可達4000人次以上;原宴會廳升級改造成為演藝劇場以來,年營業額從此前的1000余萬元增長到現在的2500余萬元。
整合資源
共建融合發展新生態
6月中旬召開的四川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作出了“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化旅游產業”的決定,明確提出“提升旅游住宿品質,培育凸顯巴風蜀韻的文化主題旅游飯店,發展和規范特色旅游民宿”。這不僅為四川旅游住宿企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也讓演藝、文創、非遺等行業加速融入旅游住宿企業和產品,為其賦予了新的動能。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省星評委副主任鄒健認為,文化主題旅游飯店和特色等級旅游民宿要當好巴蜀文化的“翻譯者”與“傳播者”,用專業化、人性化服務傳遞溫度,以服務鏈延伸增加游客復購率。“融合不是簡單地做加法,而是要形成‘化學反應’,打造‘旅游住宿+’的無限可能,讓旅游住宿成為串聯‘點’的線、激活‘面’的網。”
四川天府演藝集團總經理楊澤平說:“作為文化的活態表達,‘演藝+旅游住宿’模式可以為酒店產品注入獨特的文化魅力,能讓游客停下來、住下來、還想來。”他建議,有條件的旅游飯店可以把大堂變為“微劇場”、將閑置空間改造為沉浸式小劇場,將餐廳變為“川菜文化和演藝秀場”,通過共享演藝資源、共培復合人才、共創IP內容,讓每家旅游飯店都能成為特色“文化碼頭”。
“文化主題旅游飯店不是在飯店里機械地貼上文化標簽,而是要將文化表達作為旅游住宿行業豐富產品形態、完善服務體系的一種創新模式。”在四川大學教授李原看來,這類旅游住宿企業需推出文化主題產品、營造獨特情調和氣氛、舉辦文化主題活動,將文化主題的精髓融入產品的價值觀、服務理念、發展愿景、企業精神、企業使命等企業文化建設當中。
當前,四川已經明確提出,要引導演藝、文創、非遺、影視、動漫、音樂、詩書畫、圖文博等文化業態與旅游住宿企業融合,全力構建融合發展新生態,推動旅游住宿企業和產品實現品牌口碑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持續發力
推動住宿產品煥新迭代
為推動文化主題旅游飯店和特色旅游住宿產品的快速、有序發展,“2025年推進四川省文化主題旅游飯店暨特色旅游住宿產品發展八項重點舉措”從8月1日起試行。舉措提出,要加強政策評估調研,積極對接有關部門,組織研究激勵措施,大力推進文化主題旅游飯店、特色等級旅游民宿加快發展;要幫助對接相關文化機構、文旅企業結對,對應需求委派文化和旅游領域相關行業專家對標輔導,分批次推進文化主題旅游飯店和特色等級旅游民宿品牌創建。標準修訂、宣傳推廣、人才培養、標準管理、融資信貸等也被納入重點工作任務。
記者注意到,2025四川省文化主題旅游飯店暨特色旅游住宿產品發展推進活動舉辦期間,不少酒店獲得表彰,不少住宿企業、行業協會開啟了合作。比如四川省8家旅游飯店企業與8家文化機構(企業)結對簽約,將加快實現資源互補、創意共生、市場共贏。為這些旅游飯店企業賦能的文化機構(企業)當中,不乏三星堆博物館、三蘇研究院等“文化頂流”的身影。
作為簽約企業之一,成都院子酒店已規劃出4.0版發展藍圖。“我們準備打造百城百藝·非遺特色街區,邀請省內30個優質非遺項目入駐,形成集展示、銷售、體驗、傳承于一體的‘一鋪一藝’格局。”成都院子酒店營銷總監楊利介紹,百城百藝·非遺特色街區想做的是充滿活力、五感皆享的“永不落幕的非遺博覽會”。
“我們力爭在年內評定首批文化主題旅游飯店,形成示范效應。”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遴選展示一批堅持行業標準、主題特色鮮明、服務品質優良的文化主題旅游飯店暨特色旅游住宿產品,四川將加快推進特色旅游住宿產品的“煥新迭代”,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特色化、品質化旅游住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