鬣(Lie)羚
拉丁學名: Capricornissumatraensis
科屬:牛科鬣羚屬
保護等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形態學特征:外形似羊,略比斑羚大,雄獸和雌獸之間的大小差別不顯著。人們常常稱它叫“ 四不像”。它的體長為140~190厘米,體重50~100公斤,肩高86~110厘米,尾長9~16厘米,兩只耳朵特別狹長,似驢,可達19~21厘米,端部較尖,雌雄均有一對短而尖的黑角,短而光滑,介于兩耳之間,距離較遠,形狀較為簡單,兩角自額骨的后部長出后,平行而稍呈弧形往后伸展,角的橫切面呈圓形,末端較尖,角的表面具有環狀的棱及不規則的縱行溝紋,角尖處較為光滑。自角基至頸背有長十幾厘米的灰白色鬣毛,甚為明顯。頸背有鬃毛,吻鼻部黑色,吻端裸露,唇的周圍有髭毛,有明顯的球囊狀眶下腺,其開口處有一撮叢毛。
生態習性:鬣羚一般結成5、6只小群生活在一起,以各種雜草、樹葉為食。性情比較孤獨,除了雄獸總是單獨活動以外,雌獸和幼仔也最多結成4~5只的小群,從不見較大的群體。早晨和傍晚出來在林中空地、林緣或溝谷一帶攝食、飲水,主要以青草、樹木嫩枝、葉、芽、落果和菌類、松蘿等為食。夏季喜在大樹下、灌叢中及巨巖間等僻靜之處休息;冬季常到巖洞中避風、過夜。有較為固定的往來覓食的小路、休息場所及排糞地點,平時或出沒于懸崖絕壁之間,或隱身于密林之中。
分布:景區內鬣羚分布較廣泛,棲息于海拔2400~3800米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或多巖石的雜灌林。生活環境有兩個突出特點,一個是樹林、竹林或灌叢十分茂密,另一個是地勢非常險峻。可視率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