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旅行一直是我的愿望,可惜許多年來忙于工作始終沒有成行,如今年齡和身體都不得不讓我顧慮更多。于是對這次海拔4860米的阿壩州達古冰山采風活動也是喜憂參半,忐忑前行。加上出發前夜,暴熱的蓉城一夜大雨,連家里人都增加了幾分擔心。可我還是按耐不住要去的心動。
一出城西,離開雨后城市刺鼻的水泥返潮味越來越遠,川西平原的田園風光,竟是另一番景象。藍天白云、艷陽高照,心情也敞亮了很多。汽車沿著岷江進入了汶川、茂縣,沿途那些荒禿禿的風化石頭山坡,還留著被雨水沖刷的痕跡,汽車也在山道上加快了進程,我的心又不由地收緊了。
過了茂縣,在向九寨溝去的分叉口,汽車轉彎駛向了通往黑水的道路,過了黑水縣城,車窗外的山開始變綠變青,脫荒生茂。綠樹蔥蔥。山已經不再是石的直挺,而是巨大連綿的花、樹、藤、蔓的溫柔體。心情也在環境中不知不覺變得蓬松起來,接下來除了盡飽眼福,深度呼吸,放肆享受,就什么也不去想了。
住進達古冰山國際大酒店稍作休整已是傍晚,聽到有連連的水聲,我興步來到樓后的河邊,河的對岸傍著山腳,山巔有一股泉水流瀉著,在半崖的階坎上分成細瀑,一路汾流融到河水里。河邊是大片的綠草地,草地被各色的小花點綴得格外立體紛呈,躺在其中就只有醉的感覺了。有人說,酒醉歡,茶醉寂,花醉不歡不寂,在這里我的忐忑被完美的自然安頓了。
一夜好眠,第二天一早迎著朝霞我們進入了達古冰山方圓632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區,游覽車繞山深入到210平方公里的景區。越往里越是陽光普照,道路旁的山上已能看到有猴子在出沒了,波光流漣的金猴海水在群山的懷抱里舔著山邊的植被匆匆趕著路,虔誠地向著遠處的藏廟、佛塔、經幡膜拜去了。這時車停了下來,我急忙去了海子邊那塊刻有金猴海的觀覽石旁拍下了一張照,一看照片我笑了,剛好有一縷陽光從山間射在我頭頂上,形成金色的光環罩住我的頭頂,好一個“緊箍咒”,我抬頭望望山上,投以會心地一笑。
日將中天的時候,紅石坡和達古湖先后一展風采。我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滿山遍野的紅石頭,陽光下的紅石坡格外顯眼,據說紅石上的“紅”不是石頭本色,而是寄生在石頭表面上的植物,這里又是一派互利共存的燦爛精致,難怪達古冰山的冰川帶是中國第一彩色冰川,也是迄今發現的世界上海拔最低、面積最大、年紀最輕的冰川,因為這里連石頭的心都剛柔分明,能承起千年冰雪的積壓磨礪,也能包容柔弱生命的依賴淘趣,達古冰山把造物主賦予的一切都當作自己的生命一樣呵護,生命回報美麗達古的是千姿百態的春花夏綠秋彩冬雪的萬千風情。達古冰山景區也成為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小熊貓、野牛、盤羊、山鹿子、錦雞……珍稀動物的美好家園。在抬頭低頭那一瞬間達古湖奇特多變的彩色湖面,倒映在湖里變化莫測的山影樹色就都在其中了。達古雪山冰峰也在這里的兩山之間以遠為近展笑迎賓。當年紅軍長征三進三出黑水,翻越的最后一座大雪山達古雪山就從這里勝利挺進。
乘車一路觀景一路追高地往遠在天邊的達古冰山進發了。在海拔3600米處的纜車站口,仰頭望去歷經千年的達古冰山就在不遠了,這時有點抑制不住心跳,興奮和害怕都有,隨行的友人告訴我閉眼寧神就沒事了。隨著纜車緩緩上升,耳旁友人不斷的贊嘆窗外美景,我忍不住睜眼偷窺了好幾次,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晃晃腦袋感覺不錯,這時不遠處的一汪湖水進入了我的視線,千年雪山融化而成的藍寶石一樣的湖水在陽光折射下,色彩各異光點斑斕。我不由地又想起了那山上流著的細瀑,它的源頭難道就在這里……。湖光山色,遐想連篇釋放了心中所有畏懼。
終于,踏上了達古冰山頂峰。盛夏驕陽時節積雪消融,冰川掙脫數米深的積雪,晶瑩剔透的身軀放射出藍色的光澤,時隱時現閃爍著純潔的光芒,巨大的冰川宛若圣潔的哈達,嬌美地展現在我面前,夏季是觀看冰川最好的時節。于是我飄飄然地踏雪而行,仿佛在穿過季節反差的隧道,一溜一滑地站在了4860米的高處,戰勝了心理的挑戰,完成了極限的超越。
返程的路上,釋去了一切心理負擔的我,看山看水心便極靜了。回到那最初相識的河流和山腳下,水聲依舊,細瀑依然,我不盡有些懷念達古冰山上那些與大氣污染,造成的氣候變暖作著頑強抗爭的積雪,還有那一汪不甘枯去的湖水,由遠而近切換到眼前這乳汁般奮流的乳峰之泉。原來達古冰山的千年神圣就在于她高峰頂立,在溫度中產出雪一樣白的奶水,溶在湖里,滲進石層,澗入細瀑,終年不斷地滋潤著山林、草地、部落…….。凡是這里的生命都仰仗著這雪一樣的奶水,生生不息繁衍昌盛。
夕陽輝映的河水更藍了,山林更綠了,草地更青了,百花更艷了。我心里深深地感嘆不虛此行。
2017年9月
作者簡介:
邱星,1954年生,成都人,西南財大畢業。年輕時上山下鄉當過知青,做過教師。返城后進工廠當過工人,做過管理干部。后就職于四川大學。四川省散文學會副秘書長、四川省散文學會網站站長。
1987年開始發表處女作,先后在《四川日報》、《四川青年報》、《西部旅游》、《晚霞》、《成都晚報》、《四川散文》等報刊發表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