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4月17日訊 近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達古冰山景區科研處發布了關于冰川地質專家科普達古冰山巖漿巖的文章。其中包含了關于達古冰山冰川地質地貌的構成、冰川地質景觀開發以及未來該景區生態旅游的發展思路等一系列問題,讓讀者隨著專家的視角來進一步了解美麗的達古冰山。
達古冰山冰川地質地貌是如何構成的?
近年來,隨著達古冰山海內外游客的不斷增加,游客對景區內的地質地貌很感興趣并提出了很多問題,達古冰山科研處積極與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科研基地,對景區的地質地貌有了系統的科學考察研究:達古冰山景區地層屬于秦嶺地層區,處于馬爾康地層分區東部和松潘地層分區西部,巖層主要是中生代三迭紀的花崗巖。大部分分布于達古冰山景區索道上下站,達古湖,洛格斯神山等主要景點,是各類冰川地貌地質遺跡的載體和物源,在凍融和冰川作用下多形成各類冰川堆積地貌和冰蝕地貌。
冰川地質景觀如何開發?
達古冰山景區今年已經成功申報第八批國家地質公園,這對達古冰山景區旅游發展方向有傾向性的指引,也意味著下一步古冰川地質公園景點的保護開發成為景區的重點之一,景區古冰川地質公園主要以冰川侵蝕地貌為主,冰川侵蝕地貌一般分布于冰川上游,即雪線以上位置,形態類型有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及羊背石、冰川刻槽等磨蝕地貌,經過科學考察、研究、分析,主要巖石類型有兩大類:一類是酸性花崗巖類,包括白云母斜長花崗巖、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及黑云母花崗巖等;另一類是中性閃長巖類,包括黑云母、石英、閃長巖等,其次還分布著砂巖、板巖、灰巖、安山巖。
1、黑云母二長花崗巖:主要分布于達古冰山景區南部和北部區域,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為淺肉紅色,花崗結構,塊狀構造。主要由斜長石、鉀長石、石英和少量角閃石、黑云母、鐵鈦氧化物組成。斑晶礦物是鉀長石,可達1cm。
2、花崗閃長巖:分布于達古冰山景區大部分區域,主要呈北北東向延伸,其長軸16Km,短軸7Km左右,平面形態呈上大下小,出露面積約為80平方千米,花崗閃長巖是一種顯晶質酸性深成巖,是花崗巖類巖石重要種屬,它是花崗巖類向閃長巖類過渡的中間類型巖石。
達古冰山景區生態旅游的發展思路
近年來,達古冰山景區管理局非常重視科研工作,隨著生態旅游的不斷升溫,生態科學研究工作發揮著積極有效的基礎保障作用。據了解,達古冰山景區同時也是三打古自然保護區,達古雪山山頂終年積雪,氣勢磅磗,山峰錯落有致,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燦燦,十分壯觀。冰川景區內環境保護良好,資源組合完整,即有現代山地冰川,又有瀑布、湖泊、原始森林、成片的杜鵑林和星羅棋布的高山草甸,而且景區內野生動物的可視率極高(特別是川金絲猴和藏酋猴較為常見),常常會給游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達古冰山景區先后評為最具有吸引力新美景、四川最佳度假旅游目的地、最佳紅葉觀賞目的地、中國彩色冰川—冰雪天堂、攝影天堂等稱號,被著名作家阿來譽為"最近的遙遠"。正確引導當地農戶(藏民)改變"靠山吃山"的傳統思維方式和經濟來源,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優化土地結構,合理利用林木資源,發展林下經濟和生態旅游產業,提高當地農(藏)民的經濟收入,讓當地農(藏)民從依賴變成保護、合理利用森林資源。
(尤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