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日,由《走近科學》欄目攝制的《冰川上的廁所革命》節目在CCTV-10科教頻道播出,節目聚焦四川省海螺溝景區廁所革命的開展,為觀眾介紹了海螺溝如何解決旅游景區如廁難,特別是創造性地解決了高山高寒地區旅游廁所防凍、保溫等問題。
《走近科學》欄目于1998年6月1日開播,是央視十套在黃金時段播出的一個大型科普欄目。近十年來《走近科學》生產了大量優質的電視科技節目,在各類節目評獎中屢次獲獎,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表揚,已成為中國電視科普的重要旗幟。

長期以來,高原山地地區廁所一直存在數量不足,容易結冰,成本過高,環保等老大難問題。
為了能更好解決這個難題, 在國家大力倡導廁所革命的背景下,2015年初,海螺溝建設了一批新型旅游環保廁所,解決了高山高寒地區旅游廁所防凍、保溫等問題。這批廁所方便實用、節能環保,完全符合低碳旅游新要求,是國內率先成功解決高原如廁難問題的革命性舉措。
節目中報道稱,海螺溝景區建設的新型旅游環保廁所采用的是新型泡沫微生物環保技術。其原理是通過泡沫發生器生成微小的泡沫,進入潔具封堵異味并潤滑管道,完全取代水沖廁所的功能。同時,人體排泄物進入處理設備箱后,經過分離、沉淀和微生物降解,逐步分解成無色無臭的氣體和少量無機物,達到向自然排放的環保標準。

節目中,海螺溝景區管理局局長譚智泉在接受采訪時介紹說,為了讓廁所更加美觀,景區針對每個節點的廁所的地理位置、周圍環境等不同特點,不僅在外部建筑風格上與環境相融合,在內部裝飾上還提出了“主題廁所”概念。
如今,海螺溝通過對景區內的廁所進行全面改造,樹立起了高寒廁所標桿,干凈、衛生、舒適的環境讓游客更是稱贊不已。
海螺溝景區地處中國最美景觀大道國道318線中段,位于四川甘孜州瀘定縣境內,是四川最高山峰貢嘎山的核心景區,為亞洲海拔最低、離大都市和機場最近、生態多樣性最典型的現代山岳性冰川景觀帶,主景冰川長14.7公里,面積16平方公里,跨度近4千米。歷經千萬萬年的冰川運動,讓這里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冰瀑、冰湖、冰澗、冰梯、冰門、冰拱、冰峰等極致景觀。

海螺溝不僅以嘆為觀止的冰川景觀和壯觀的大冰瀑布而聞名,同時它還是川西高原著名的溫泉療養圣地。溝內蘊藏有大量溫度不同的地熱資源,溫度最高的泉眼處水溫超過90℃度。而海螺溝所處的川西高原,僅甘孜州境內現已發現的優質地熱溫泉就多達200余處,其中絕大多數溫泉尚未進行系統開發。
色彩盛宴
平分秋色
大地回春
夏樹蒼翠
秋意深濃
冰鋪雪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