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木紐節活動現場。
25日,以“傳承民族文化,彰顯嘉絨風韻”為主題的2016年理縣嘉絨若木紐節在米亞羅風情小鎮隆重舉行。
據了解,“若木紐”是“打平伙慶豐收”的意思,“若木紐節”是理縣米亞羅地區嘉絨藏族“慶豐收”的傳統盛會。理縣不斷探索和創新傳統民間民俗,以藏羌傳統節日為載體的辦節模式,不斷豐富著理縣具有特色的文旅互動模式,帶動促進全民參與全域旅游的發展。以慶豐收節日“若木紐節”為平臺,充分展示理縣豐富多彩、古樸厚重、底蘊深厚的嘉絨藏族文化,大力推進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帶給嘉賓游客更多獨特的民風民俗體驗。
桑煙裊裊,莽筒聲聲,層林盡染的米亞羅熱鬧非凡。一曲歡快的打麥舞后,當地群眾演員們,轉起經筒,高誦嘛呢,德高望重的長者開壇祈禱,用虔誠的心和傳統的方式祭祀神靈,由此拉開了節慶慶典的序曲。
咂酒開壇儀式。
“有聚就有酒,有酒就有歌舞”,以頌詠時代、表達愛情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米亞羅地區鍋莊舞《依普呀若貢斯歌》、《珍朵博扎》、《梢壤滿岱》一曲比一曲酣暢,來自五屯地區的藏族迎賓舞《遠方的客人》和獨具特色的《踩腳舞》更是讓以圓圈舞為主的傳統歌舞表演增色不少。融合了現代氣息的《飛雪踏春》、《牧人之歌》、《藏鼓秀韻》、《阿拉家園》等一曲曲精彩的歌舞演出更是讓現場活力十足,高潮迭起。
祭祀活動現場。
活動中,來自米亞羅鎮、夾壁鄉、古爾溝鎮、樸頭鄉、甘堡鄉、上孟鄉、下孟鄉、雜谷腦鎮四鄉三鎮的嘉絨藏族群眾,身著傳統服飾,載歌載舞成了節慶活動的絕對主角,與四方賓朋同慶傳統佳節,并由此豐富和延伸著米亞羅地區各村各寨舉辦團聚祈福,慶祝豐收的“若木紐”內容。
據介紹,節會中除了歌舞表演中傳統的歌舞展演與現代的歌舞藝術表演相得益彰外,生動的傳統工藝及文化展示(吊羊毛、編織腰帶、傳統藏族服飾)和靜態攝影作品展,六大商家的農副土特產品、旅游商品展銷和藏餐的現場制作成了此次節慶活動又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圖片由理縣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