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白的李花,春日里競相怒放,滿山遍野蔚為壯觀。每年踏青時節,霧中山賞李花,成為成都市民的精品賞花目的地。
霧山鄉的花海,來自于大坪山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的李樹。其中,2000余畝為大邑縣本地品種金蜜李,該品種是中國金蜜李類中最具濃郁地方特色的優良果品,也是四川省著名土特產品之一。這里不僅是大邑縣農業標準化建設示范基地之一,大邑金蜜李更于2014年3月入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霧山河畔·浪漫花期”暨成都霧中山第五屆李花節3月12日又將拉開帷幕,花海中人潮涌動的景象又將在大坪村上演。這不僅是美麗春日的景象,而且是現代農業發展理念下產業互動的美麗景象,折射出大邑依托特色產業基地,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社,發展觀光農業,激活鄉村旅游的成功示范。
“小李子”富農增收
甩掉貧困帽子
雖然李花還未到盛花期,但是只要天氣晴好,霧山鄉大坪村就已經迎來一波又一波的踏青賞花的游客,或坐在農家院里小憩,或沿著登山步道吐納春天的氣息。
霧山鄉大坪村的農家樂,都做好了迎客的準備。“就這一個多月,少說也要掙好幾萬嘛。”鶴頂生態農莊的老板,前幾年在外辦企業,眼瞅著家鄉金蜜李產業越來越紅火,鄉村旅游也隨之興起,干脆賣了企業,回鄉辦起了星級農家樂。
現在人氣興旺的大坪村,過去卻長期是基礎設施落后的市級貧困村;如今成為“搖錢樹”的李子,過去卻是乏人問津的“累贅”。由于道路不好,李果銷售全靠人背下山,李果能給村民帶來的收益很少,“一天來回四趟,背下去100多斤,一元五一斤,二十多畝李子賣的錢,還不夠供兩個娃娃在外讀書。”大坪村14組的王相忠說起過去賣李果的辛苦,一臉的無奈,曾經一度想把李子樹全部一砍了之。

大坪李花盛開
有著50多年李果種植歷史的霧山鄉,金蜜李品種優質,只是缺乏規范、標準的種植和市場營銷。2010年,霧山鄉大坪村金蜜李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統一種植技術規范,統一小包裝銷售,2014年申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大坪村則整合利用各級扶貧資金、村公資金,完善山區道路。路通了,昔日不值錢的金蜜李成了香餑餑,連李花也能變成錢了。霧山鄉的第一屆李花節在2013年開幕,金蜜李樹成為大坪村的“搖錢樹”。
“幸好堅持下來了,現在李果都是游客自己摘,五至八元一斤,還不夠賣。”王相忠已把家中老房子改造成農家樂,僅接待游客餐飲一年就有五、六萬收入,帶動李果收入十多萬,全年下來,王相忠一家能掙二十萬。而像鶴頂生態農莊這樣的星級農家樂,一年僅農家樂收入就超過百萬。
大坪村山上的農家樂由原來的3家已經發展到如今的20多家,一些原來外出打工的壯年勞動力也紛紛回到家鄉創業就業。賞花沿線不少村民帶著蜂蜜、紅豆杉酒、跑山雞、老臘肉,干筍子、土雞蛋、野天麻以及春后各類野菜等特產讓游客自行選購,村民們賣得火爆,游客們買得開心。據統計,從2013年開始,每年有超過15萬游客到大坪村旅游。2016年,大坪村人均純收入超過1.4萬,已達到脫貧標準。大坪村的貧困帽,因這個小小的李果,而成功摘掉。
大坪村支部書記張開兵說,去年引進了脆紅李等新品種,種下了紅梅,積極引入戶外運動項目,滑翔傘項目、攀巖項目已經實施,未來的大坪村四季都有耍法。
特色產業演繹致富故事
打造鄉村旅游景點
霧山鄉大坪村農旅結合走上致富康莊大道,堪稱一、三互動的生動實踐,令人欣喜的是,這樣的實踐正在大邑縣的各個特色產業基地“開花結果”。
走進韓場鎮的葡萄園,儼然是走進了一個觀光農業公園,標準化的葡萄大棚一眼望不到頭,搭配的荷塘、亭臺,成為游客小憩之處,每逢葡萄采摘節,各地美食遍布葡萄園,歡樂的美食鄉村游讓你樂而忘返。
大邑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園葡萄種植面積已超過1萬畝,成為成都市范圍內連片種植面積最大的葡萄園。萬畝葡萄園內有韓雅苑、麥田歲月、桃李源、萄苑農莊、創意葡萄農莊等一三產業互動項目10余個,依托葡萄采摘節、葡萄文化宣傳獲得了喜人的市場效果,不僅提高了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的綜合效益,而且促進了鄉村旅游的快速健康發展,為農民持續增收創造了新的增長點。目前基地已經建成有機葡萄基地3個,有機品牌3個,“安仁葡萄”已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如今,園區做足葡萄觀光這篇文章,依托逾萬畝葡萄打造獨具特色的農業生態休閑觀光游,在原有種植業的基礎上,逐漸與第二、第三產業形成對接,葡萄種植業、葡萄加工業和休閑旅游業‘三產聯動’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正在形成。”園區相關負責人高興地說,現在是小葡萄結出了“錢串子”,葡萄架搭起大產業。

韓場萬畝葡萄園
每年4月,位于大邑安仁藍莓博覽園都會舉辦藍莓采摘節,“2000畝的藍莓基地里,游客不僅可以體驗采摘樂趣,還可以品嘗農家土九碗、逛特色農產品展銷、參加特色親子互動等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區正是按照“田園變公園、園區變景區、商品變禮品”的理念來發展鄉村旅游。
據了解,大邑縣先后獲得“四川省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四川省鄉村旅游示范縣”、“四川省旅游強縣”等榮譽稱號。2016年度大邑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共接待游客288萬人次,實現綜合營業收入3.38億元,成為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金星鄉天府花溪谷、深秋銀杏最佳觀賞地白巖寺、春天滿山桃花漫漫桃花寨、濕地公園特色產業造就的沙渠精品農業園區、花果飄香的霧山金蜜李基地、葡萄藍莓碩果滿枝的葡萄、藍莓園區、菌菇破土而出的成都菌博天下等數十個特色農業產業項目,初步形成了以園區觀光旅游為主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
“我們將立足生態資源和現代農業基地建設優勢,擴大現代農業品牌影響,進一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大力發展以體驗農業為核心的鄉村旅游業,促進一三產業互動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大邑縣農林局負責人表示。(圖片由大邑宣傳部提供)
色彩盛宴
平分秋色
大地回春
夏樹蒼翠
秋意深濃
冰鋪雪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