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80、90后知道黃龍,
都是從小學課文《五彩池》開始的。
但有些人在沒有看到五彩池“真身”之前,
都是不相信世界上居然有如此神奇的池子,
可以把無色透明的水變出繽紛的彩色。
認為黃龍的照片都是PS出來的,
或者是不是加了什么染色劑。
今天小編要就來為你揭秘,
為什么無色透明的水,到了黃龍就會變色!
受鈣華影響
上一期的“探秘黃龍”,我們聊了黃龍鈣華形成的原因,而鈣華是有顏色的。黃龍鈣華的色調有主要有黃色、白色和黑色。其中黃色鈣華在景區分布最廣,黃色鈣華的“黃”,是黃龍得名的重要來源之一。

黃龍鈣華的黃色主要出現在濕熱的雨季,這主要是由于雨水沖刷土壤向水中混入泥沙,泥沙中含有大量的Fe、Al等元素改變了鈣華的顏色,使鈣華呈現出黃色。

而在干冷的旱季,由于鈣華主要形成于清亮干凈的泉水,因此,鈣華的顏色呈現出純凈碳酸鈣沉積的本色——白色。白色鈣華主要分布于五彩池,這是由于地表水的影響造成的。

還有一種黑色鈣華,是由于黃龍鈣華介入后地表高度的變化造成部分高地地表水的日益漏失減少,部分鈣華表面露出水面,使得氣生藍藻在其表面大量繁殖蔓延,致使鈣華顏色變為黑色。黑色鈣華由于地形的原因在整個景區都有分布,近年來,其面積不斷增加,這主要是因為黃龍地表水下滲地表鈣化氧化加劇造成的。

正如黑色鈣華的增加一樣,黃龍鈣華是活躍的生命體,新生的鈣華和彩池在低地只要有水流經過的地方逐漸形成、蓬勃生長。
受植物影響
藻類
黃龍景區水體中共有藻類88種,隸屬于5門9綱18目20科37屬。其中硅藻門23屬62種(占70.45%),黃藻門2屬12種(占13.64%),綠藻門6屬7種(占7.96%),藍藻門5屬5種占(5.68%),裸藻門1屬2種(占2.27%)。

這些藻類主要呈綠色、墨綠色、黃色、褐色和白色等顏色。藻類的色彩直接作用到鈣華景觀上,部分藻類為鈣華景觀增添了靚麗的色彩,但多數的藻類會使鈣華景觀變得黯淡無光。

植被
黃龍景區植被覆蓋率達到88.9%,至上而下主要有灌叢、落葉闊葉林和針葉林。綠色是植被的主色調,春季鮮花盛開,秋季植被五彩斑斕,植被的顏色映射到彩池中,豐富了彩池的色彩。


光
光照射潔凈水體時,光線中以藍光、紫光為代表的短波光由于穿透性弱,在水體表層就發生了折射和散射,由于人們眼睛對紫光很不敏感,往往視而不見,而對藍光比較敏感,這就是潔凈水體多呈藍色的原因。

黃龍彩池的池水中含有大量的CaCO3晶體顆粒,這些晶體顆粒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光線的傳播,使更多光線在水體表層就發生了折射和散射,彩池顏色也因此而更艷麗,也正因為這一現象,很多又小又淺的彩池也有了很美麗的顏色。


看完文章后,你們了解了嗎?
水之所以有了顏色,
是鈣華、植被和光的功勞,
是它們的隨機組合、相互作用,
成就了多姿多彩美麗的黃龍。

如果下次再有人問,
黃龍風景是不是P的,水池有沒有加染色劑,
這篇文章就是最好的回答。
若還是有人不信,
那請親自前來黃龍,
開啟“見證奇跡”之旅吧!

科普撰稿:張清明
攝影:臺永東、姜躍斌、六介他及黃龍管理局
色彩盛宴
平分秋色
大地回春
夏樹蒼翠
秋意深濃
冰鋪雪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