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蘭鐵路
歷經近3000多天日夜艱苦奮戰,11月5日上午11時許,位于海拔3000米川西北高原的高寒、高海拔長隧道——成(都)蘭(州)鐵路松潘隧道順利貫通。這標志著成蘭鐵路成都至黃勝關段站前工程進入沖刺階段,為成蘭鐵路全線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蘭鐵路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規劃網“蘭廣”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200公里,是繼青藏鐵路后我國又一條在海拔3000米高原修建的“天路”。松潘隧道位于青藏高原東側的阿壩州松潘縣,由中鐵二十五局承建,設計為雙線隧道,隧道全長8048米,海拔近3000米,最淺埋深僅28米,最大埋深270米。受汶川大地震、岷江活動斷裂帶的影響,松潘隧道地質層間擠壓破碎,層理產狀變化大,節理裂隙發育,極易發生涌水、塌方等危險。

中鐵二十五局成蘭鐵路項目部總工程師石拓告訴記者,松潘隧道有2360米處于軟巖大變形及滑坡體地段,圍巖遇水軟化后用手輕輕就能捏碎,施工就好比在“豆腐”里打洞,建設過程中,先后遇到溜坍21次、初支大變形70余次險情。

“通過科研攻關,我們成功解決了地震高發區極度破碎軟巖的大變形控制這一世界性難題。”成蘭鐵路有限責任公司成蘭指揮部副指揮長肖霞林說。

松潘隧道在建設中,創新發明了“隧道微三臺階上部核心土施工工法”,穩定隧道掌子面前方圍巖,同時配套采用同步徑向注漿等技術,成功解決了破碎圍巖大變形隧道施工各類疑難雜癥,確保了隧道平穩有序推進。該工法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發明專利,目前已在全國推廣使用。“松潘隧道建造關鍵技術全面總結提煉后,共形成和申報技術成果9項,將為我國高原、高寒、破碎軟巖隧道建設提供技術借鑒。”

成蘭鐵路建成通車后,將結束川西北地區沒有鐵路的歷史,與既有寶成鐵路、蘭渝線及即將開建的川藏線、成西線共同構建連通西北與西南及華南沿海的干線鐵路通道。
色彩盛宴
平分秋色
大地回春
夏樹蒼翠
秋意深濃
冰鋪雪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