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牌(鄭垚攝)
川觀新聞記者 杜杰 阿壩觀察 王鑫
8月28日,阿壩州“國家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成都舉行。會上,相關專家圍繞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言獻策,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為阿壩州授牌“全國非遺保護傳承示范州”。
阿壩州是全國唯一藏族羌族自治州,其中茂縣是全國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區,羌族占全縣總人口的92.4%,占全國羌族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汶川縣是全國四大羌族聚居縣之一,理縣5個鄉鎮被納入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一直以來,阿壩州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思路,扎實推動歷史文化保護和羌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羌年榮獲“最具潛力縣域節慶獎”并入選“全國優秀縣域節慶”名錄,桃坪羌寨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蘿卜寨村被評為中國首批傳統村落。
“阿壩州是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的匯集帶,是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的腹心地。”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巴黎說,近來年,當地積極探索非遺創新發展新模式,成為了全省第一個實現四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全域全民覆蓋的市州。截至目前,全州共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0項,省級項目101項,州級項目552項,四級非遺名錄項目總數位列全省首位,躋身全國第一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