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陽薇 本報記者 白 驊
四川紅色文化底蘊厚重,紅色旅游資源豐富,今年以來,四川用好優質資源、挖掘優秀人才,持續開展宣講活動、舉辦多種賽事,推動紅色景區提質升級,讓紅色文化的傳承創新煥發勃勃生機。
當前,四川正讓傳統的思政課堂與紅色資源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宣講、表演、情景再現等形式點亮思政課堂,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
在成都,成都軍休紅色宣講團成員張小平、梁強以親身經歷為教材,為四川農業大學400余名師生帶來了一堂深刻而動人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在宜賓,南溪區福臨小學將“開學第一課”設在南溪區烈士陵園紀念廣場,少先隊員追思先烈們一心為民、不畏犧牲的崇高革命精神;在自貢,曾參與邊境防御作戰的老兵馮相成走進綠盛實驗學校南湖校區,生動講述親身經歷的戰斗故事,讓在場師生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硝煙的崢嶸歲月……
去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四川省教育廳等多個部門制定了《紅色旅游助推鑄魂育人行動計劃》。按照計劃,2025年前,四川各市(州)團組織將制作推出不少于100堂“思想引領+紅色旅游”專題團課、隊課,打造一批“紀念館里的思政課”“行走的思政課”品牌;開展不少于1000場紅色故事宣講活動,覆蓋全省千萬大中小學師生。
四川十分重視對講解人才的培養,并通過持續舉辦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為全省的紅色故事講解學習交流搭建平臺,提升紅色故事講解員的相關技能,為四川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和活力。
今年6月,四川省第五屆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在廣安市舉辦。比賽中,選手們深挖紅色故事、紅色文化的價值和內涵,生動展現了長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兩路”精神、改革開放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脫貧攻堅精神、抗疫精神中的四川印記,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賽事活動還促進了川渝兩地紅色故事講解員的交流合作。今年上半年,四川達州舉辦了川渝紅色旅游交流活動暨達州市紅色故事講解員職業技能大賽。參賽講解員以萬源保衛戰、楊柳關阻擊戰等黨史事件為題材,講述了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紅色故事,他們還與南充市,以及重慶市萬州區、開州區等地的紅色場館講解員開展深度交流,進一步豐富和提升了講解經驗和講解技能。
作為紅色旅游資源大省,近年來,四川持續推動紅色景區升級、業態上新,讓紅色文化“活”起來、紅色旅游“熱”起來。
“第四排從左往右,分別為郭永懷、錢學森、黃緯祿……他們都是‘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為祖國的國防科技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們中,有8位曾在梓潼工作過。”今年暑假期間,成都游客馬林岳帶著兒子走進四川兩彈城博物館,駐足在兩彈元勛浮雕前,講解員的講述讓父子倆對那段崢嶸歲月有了更深的了解。
位于綿陽市梓潼縣長卿山南麓的“兩彈城”是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舊址,也是承載“兩彈一星”精神的物質象征。為進一步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打響紅色品牌,今年6月,四川兩彈城博物館和航天科技館在兩彈城景區旁建成并對外開放,與兩彈城景區串聯成片,為愛國主義教育和各類群眾性主題活動提供更多載體。今年6月24日至8月25日,兩彈城景區(含兩館)接待游客量達到7.3萬人次。
用好紅色資源,挖掘紅色歷史,以更多的紅色故事帶火紅色資源,四川將持續開展系列紅色宣講活動,如組織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走進大中小學校開展主題宣講;邀請功勛模范人物,“時代楷模”“最美五老”等先進典型代表,進學校、進網絡、進景區講紅色歷史;培養“青少年紅色講解員”“紅領巾講解員”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紅色故事、闡述紅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