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一場以"穿越世紀冰川"為主題的藝術盛宴為夏日注入一絲清涼,“林躍冰川意象繪畫作品展”在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躍美術館拉開帷幕。
本次作品展由阿壩州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四川省新文藝組織發展聯合會、成都市美術家協會、四川省古玩收藏協會主辦。展覽以阿壩高原的冰川雪山、紅葉彩林為靈感源泉,匯集了藝術家林躍深耕藏地四十余載近60幅冰川主題的意象畫作,帶來色彩與光影的視覺震撼。通過藝術語言詮釋冰川的壯美與脆弱,呼吁公眾關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生態保護意識。
近年來,林躍若干次深入海拔4860米的達古冰川腹地,在零下十多度的極寒環境中進行寫生創作。畫展現場,《冰川紀事》《藍冰絮語》等系列作品以冷峻的鈷藍色調和極具張力的筆觸,既展現了冰川的磅礴氣勢,又通過冰裂縫隙間若隱若現的“傷痕”,隱喻全球變暖對冰川生態的侵蝕。
四川省文聯蔣東生在開幕式上評價:“林躍用藝術家的敏感與科學家的嚴謹,構建起跨越美學與生態學的對話空間,讓冰川保護議題更具人文溫度。冰川意象創作不僅是美學探索,更是一場融合生態觀察、科學理性與人文溫度的“冰上行動”。其作品以藝術為媒介,喚起觀眾對冰川保護的情感共鳴與行動自覺,實現從“視覺震撼”到“心靈覺醒”的深層轉化。”
達古冰川管理局副局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此次展出的作品聚焦達古冰川,延續林躍標志性的“意象繪畫”風格,將國畫的線條張力與油畫的色彩表現力深度融合。現場,以藍白為主調的畫作《冰川紀》,通過層疊的筆觸模擬冰層斷裂的肌理;《紅葉映雪》則用跳躍的朱砂與金箔點綴,再現秋日彩林與雪山輝映的視覺奇觀。冰川的冷峻與彩林的絢爛形成強烈對比,潑墨暈染的技法輔以書法的筆意,既保留了高原的原始壯美,又賦予其超現實的詩意表達。
畫展精心設計的觀展動線,讓觀眾仿佛置身高原秘境,在天地間與冰川雪山展開對話。步入展廳,巨幅冰川畫作以壓倒性的氣勢撲面而來,不同視角、不同主題的作品次第展開,全方位呈現達古冰川之美。
此外,展覽還延續了林躍近年來對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探索,觀眾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走進”達古冰川,沉浸式體驗冰川裂隙的微觀細節,漫游凌云瀑布、金猴海等實景。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5日。
文字 | 營銷處
編輯 | 嚴彬
責編 | 馬燕
審核 | 黃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