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泰國百商踏線阿壩州活動”在達古冰川景區開展。80位來自泰國地接社、旅行社、出境旅游協會及媒體的代表,循著達古冰川的脈絡,從景區博物館到4860米冰川之巔,尋找中泰旅游合作的共鳴點。


沉浸式體驗:從生態到奇觀的深度感知
考察團的足跡,串聯起達古冰川最核心的魅力。在景區博物館,冰川的形成史、景區生物多樣性的完整一一解碼,為后續的實景探訪埋下認知伏筆;行至金猴海,藏酋猴的靈動身影成為最鮮活的“生態名片”,考察團成員紛紛舉起鏡頭,記錄下這份人與自然的和諧瞬間。漫步達古湖、洛格斯,瀑布、森林、草甸、牧場的原始生態,這些未經雕琢的景致,讓見慣了熱帶風光的泰國客人頻頻感嘆“恍若進入另一個世界”。當全球海拔最高的客運索道緩緩攀升,“不翻山而穿越高山峽谷、不冒雪而置身林海雪原、不登山而屹立群山之巔”的神奇體驗更將考察推向高潮。抵達山頂4860米之巔時,腳下萬年冰川的凜冽,身旁云海翻涌的壯闊,這種極致的景觀反差,讓所有人屏息駐足,贊嘆聲此起彼伏。

氣候賦能:20℃背后的市場潛力
全程相伴的20℃宜人氣候,在此刻顯現出超越體感的深層價值。對常年處于高溫氣候的泰國市場而言,“避暑”與“差異化景觀”是撬動游客出行的兩大核心支點。達古冰川盛夏的穩定低溫,搭配冰川、森林、高原湖泊等多元地貌,恰好形成“一站式滿足多重需求”的吸引力—既能逃離酷暑,又能體驗罕見的冰雪奇觀與高原生態,這種組合在東南亞市場極具競爭力。考察團成員們對此敏銳捕捉,地接社代表仔細詢問景區的淡旺季客流分布,想著如何設計適配泰國游客的行程;旅行社骨干則聚焦“家庭游”“康養游”等細分場景,探討如何將20℃的舒適氣候與景區的生態資源結合,打造定制化產品。


合作橋梁:從考察到落地的雙向奔赴
隨著國際旅游市場的逐步回暖和入境政策的放寬,達古冰川與東南亞的合作迎來了新機遇和發展空間。此次泰國百商踏線活動走進達古冰川,不僅為泰國考察團提供了深入了解達古冰川旅游資源的機會,也為加強旅游合作搭建橋梁。同時,達古冰川景區也將進一步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推出多語種導覽系統、境外游客專屬服務窗口等定制化服務,為境外游客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旅游服務,全面提升國際游客接待能力與服務品質。

文字 | 信息中心
編輯 | 嚴彬
責編 | 馬燕
審核 | 吳成紅
色彩盛宴
平分秋色
大地回春
夏樹蒼翠
秋意深濃
冰鋪雪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