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由四川省文旅廳和四川省旅投集團共同主辦、四川省圖書館承辦的“天府文旅大講堂”迎來北大教授吳必虎作為第五期主講嘉賓,以《文旅規劃與全域旅游產品升級》為題,聚焦現代化治理體系建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新技術條件下的新時代文旅規劃特征,以5G時代全域旅游引領文旅創新模式和四川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的產品升級方向。
吳必虎是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以下簡稱“北大旅研”)主任,專門研究城市與區域旅游規劃、目的地管理與營銷以及更廣泛的旅游與游憩研究領域。從1984年學士學位論文研究起,32年來吳必虎在旅游研究、教育和咨詢領域有廣泛涉獵并有重大建樹。他曾擔任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人,涉及國內旅游者流動模式、旅游地域結構與資源持續利用、旅游業持續發展與布局、環城游憩帶、環城市旅游綜合體等研究。
演講圍繞“文旅規劃與全域旅游產品升級”,結合具體案例和規劃熱點,從新時代文旅發展新訴求、新文旅規劃、全域旅游三大方向,詳細闡述了國土重構與國土空間規劃、人口遷移、消費升級、5G時代、旅游規劃的發展與演變、文旅規劃的理論方法與案例等,在新時代文化旅游的大背景下回應當今規劃熱點,為四川打造成為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言獻策。
吳必虎說,2015年10月舉行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會上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五大理念是全域旅游的引領性指針,全域旅游是貫徹五大理念的綜合載體。2019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印發《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和《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標準(試行)》,中國全面進入文旅融合和全域旅游疊加新時代。隨著中國人均GDP的提高,促進了中產階級形成,新中產群體不斷擴大,中國隨之進入大眾休閑旅游時代,出行信息也越來越精準化。四川要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需要摒棄傳統旅游模式,為完整旅游目的地進行整體規劃布局、綜合統籌管理、一體化營銷推廣,促進旅游業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實現旅游業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發展模式。
四川省旅投集團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的“戰略部隊”和“排頭尖兵”,肩負推動全省文旅產業轉型發展、文旅資源戰略整合、國有資本文旅投資的“三大平臺”作用。就在9月6日下午,由集團聯合出品、著名導演王潮歌創作執導的《只有峨眉山》超大型實景沉浸式劇目舉行了全球首演。集團以文旅產業為核心,以融合的理念求創新,深度挖掘文旅產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的關聯價值點,探索多元融合發展,著力打造以《只有峨眉山》為代表的標桿性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載體,成為以旅游演藝為核心、集情景演藝、旅游餐飲、旅游購物等為一體的復合型旅游項目,樹立四川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典范,推動四川文化旅游經濟轉型升級,引領四川文化旅游演藝向專業化、品牌化、規模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