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雨萌 川觀新聞記者 成博
7月26日晚,隨著川劇的經典唱腔響起,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年度特展“龍吟希聲——三國戲曲藝術展”正式開幕。
“三國戲”自創演之初至今千年,將故事的精彩與唱詞、曲調、美術、表演的美熔鑄為一,表現出蓬勃的藝術張力與歷久彌新的生命活力。本次展覽為國內首個三國戲曲藝術精品大展,為契合展覽主題情境,開幕式現場特別進行了劉關張川劇人物唱腔和戲曲身段表演,曲目的精妙與舞臺的臻融,帶來三國文化與戲曲藝術的破圈碰撞。
此次“龍吟希聲——三國戲曲藝術展”分為“案下源考”“粉墨傳奇”“鏡里梳黃”三個單元,分別從“案下”即“三國戲”的歷史及流傳、“臺前”即典型“三國戲”劇目、“幕后”即“三國戲”的角色妝造及樂器道具,多維度對三國戲曲進行了解析。110余件/套精品三國戲曲文物匯聚于此,其中故宮博物院藏《鼎峙春秋》《清人畫戲劇圖冊》以及“綠色緞平金繡連錢紋男靠”等多套戲服,首都博物館藏“馬連良《空城計》戲服”,梅蘭芳紀念館藏《同光十三絕》、“梅蘭芳《洛神》戲服”等皆為各館代表性精品戲曲文物,均為西南地區首次展出。
為了充分展示戲曲的藝術化特征,本次展覽打破傳統戲曲展覽慣用的全靜態展示,將展品、文字、多媒體、藝術場景相結合,從“幻影”“幻想”“幻境”三個層次為觀眾打造了一場戲曲通感之旅。尤其是展覽尾廳打造的“一個身臨其境的場景”——“幻境·三國萬象”,超越框架,將墻壁、地板作為視覺載體,用粒子特效來描繪劉備在戲曲舞臺上的三個高光時刻:“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龍鳳呈祥”,變化的劇目、移動的燈光、粒子視覺及戲曲節奏音樂的結合,觸發跨越多維度的聯覺之旅。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26日。展覽期間,成都武侯祠博物館還將推出一系列公眾教育課程及主題活動,如現場體驗戲曲手工畫、川劇皮影戲等,增加戲曲與大眾的互動,讓公眾感受三國戲曲藝術的多元呈現和豐富內涵。